主要标准
1、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50057)
2、《石油和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》(GB15599)
3、《110kV〜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》(GB50545)
4、《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》(GB/T50065)
5、《优质碳素结构钢》(GB/T699)
6、《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》(GB/T3191)
7、《铜及铜合金线材》(GB/T21652)
8、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GB50169)
9、《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:室温试验方法》(GB/T228.1)
10、《阴极铜》(GB/T467)
11、《复合接地体技术条件》(GB/T21698)
12、《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: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》(GB/T
3048.2) ’
13、《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:导体直流电阻试验》(GB/T3048.4)
14、《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》(GB/T4956)
15、《电解铜粉》(GB/T5246)
16、 《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》(GB/T6462)
17、《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、标志、运输、贮存和质量证明书》(GB/T8888)
18、《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》(GB/T10125)
19、《电镀用硫酸铜》(HG/T3592)
20、《接地降阻材料技术条件》(DL/T380)
21、《纳米科技术语第13部分: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》(GB/T30544.13)
本条款仅列出了应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,除执行上述规范外,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,以及其它适应于产品内容的其它标准规范。如果几种规范和标准的相关要求适用于同一情况,则应遵循相关要求zui为严格的条款。若本技术规格书与相关的技术规格书或标准规范有冲突,则应向甲方(釆购方、使用方,下同)咨询并得到其书面裁决后才能开展工作。
所有标准都可能被修订,乙方须使用所列标准的zui新版本。
三、环境条件
1、 安装位置:户外
2、海拔高度:小于1000m
3、地震烈度:7度
4、 环境温度:zui高温度:+40.8°Czui低温度:-36.6°C
5、相对湿度:不超过57%
6、污秽等级:IV级
四、技术要求
1、石墨烯复合接地极
a. 规格尺寸:016mmX单根长度为1.2m
b. 石墨烯金属层厚度:
釆用石墨烯复合(渗热镀)工艺的石墨烯金属层厚度N0.255mm,误差为土
0.01mm;
c. 抗拉强度:^680N/mm2
d. 平直度误差:Wlmm/m
e. 石墨烯金属层可塑性:接地极弯曲30度时,折角内,外无裂缝。
f. 石墨烯金属层结合(石墨烯金属层附着要求):能以车床切削,由接地极表面往内部切削,使其小于原有直径1mm车削到足以暴露石墨烯金属层与钢棒,石墨烯金属层没有剥离现象。
g. 制造工艺:石墨烯复合(渗热镀)工艺。
h. 石墨烯金属层中石墨烯金属的纯度:N99%
i. 直流电阻率Nll.15uQ.cm,电导率N15.5%
j. 其年腐蚀率低于8.0um,使用年限N40年
2、 石墨烯水平连接体
a. 规格尺寸:直径12mmX长度50m/盘
b. 石墨烯金属层厚度:
采用石墨烯复合(渗热镀热稳)工艺的石墨烯金属层厚度N0.255mm,误差为 ±0.Olmm;
c. 抗拉强度:^600N/mm2
f. 石墨烯金属层结合(石墨烯金属层附着要求):能以车床切削,由接地极表面往内部切削,使其小于原有直径1mm车削到足以暴露石墨烯金属层与钢棒,石墨烯金属层没有剥离现象。
g. 制造工艺:石墨烯复合(渗热镀热稳)工艺。
h. 石墨烯金属层中石墨烯金属的纯度:>99.95%
i. 导电率N30%
j. 其年腐蚀率低于8.0卩m,使用年限N40年
3、 石墨烯复合连接器
a. 规格尺寸:
十字线夹:长8cmX宽8cmX厚1.5cm,螺栓61.5cm
一字线夹:长8cmX宽8cmX厚1.5cm,螺栓4)1.5cm
釆用石墨烯复合(渗热镀热稳)工艺的石墨烯金属层厚度NO.255mm,误差为 ± 0.01mm;
f. 石墨烯金属层结合(石墨烯金属层附着要求):能以车床切削,由接地棒表面往内部切削,使其小于原有直径1mm车削到足以暴露石墨烯金属层与钢棒,石墨烯金属层没有剥离现象。
i. 螺栓材质:304不锈钢
j. 其年腐蚀率低于8.0um,使用年限>40年